近日,钛白粉企业发布涨价函。
事实上,十一国庆假期还未结束,钛白粉行业的涨价再来一波。山东东佳集团与山东祥海钛资源科技同时发布调价通知,山东东佳集团明确自10月10日起,钛白粉国内上调300元/吨,国外上调40美元/吨;山东祥海钛资源科技针对氯化法钛白粉系列产品,宣布从10月9日起,国内上调300元/吨,国外上调50美元/吨。
这并非孤例,自9月底以来,龙佰集团、攀枝花海峰鑫化工、鲁北化工旗下企业、攀枝花兴中钛业、安纳达、中核华原钛白等多家头部厂商相继跟进,形成一波集体涨价浪潮,国内市场调价幅度普遍锁定300元/吨,国际市场上调40-50美元/吨不等,行业试图通过协同调价缓解盈利压力,迎接传统“银十”旺季。
接力赛开启,多家钛白粉龙企集体涨价
云南大互通钛业发函宣布,10月10日起,金红石型、锐钛型钛白粉上调300元/吨,出口型锐钛型及金红石型产品上调40美金/吨。
潜江方圆钛白宣布,10月9日起,金红石型钛白粉上调300元/吨,出口价格上调40美元/吨。
攀枝花恒通钛业宣布,10月10日起,金红石型钛白粉上调300元/吨。
江苏镇钛化工宣布,10月9日起,国内客户上调300元/吨,国际上调40美元/吨。
蓝星大华化工宣布,10月10日起,国内客户上调300元/吨,国际上调40美元/吨。
道恩钛业宣布,10月8日起,道恩牌钛白粉内贸上调300元/吨,外贸上调40美元/吨。
攀枝花兴中钛业宣布,10月10日起,各型号钛白粉价格国内上调300元/吨,国际上调40美元/吨。
安纳达调价函明确,自10月10日起,金红石型钛白粉和锐钛型钛白粉国内均上调300元/吨,外贸上调40美元/吨。
中核华原钛白宣布,自10月10日起,各型号钛白粉国内上调300元/吨,国际上调50美元/吨。
龙佰集团宣布自10月10日起,对所有雪莲钛白粉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国内上调300元/吨,国际上调40美元/吨。
攀枝花海峰鑫化工宣布,9月29日起,对金红石型系列钛白粉上调300元/吨。
山东金海钛业宣布,9月30日起调整钛白粉系列产品市场价格,国内上调300元/吨,国外上调50美元/吨。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涨价呈现“内外同步”的显著特征。除海峰鑫仅调整国内价格外,龙佰集团、安纳达、东佳集团、道恩钛业、攀枝花兴中钛业等均同步上调国际市场价格,部分企业更是将国际市场上调幅度提升至50美元/吨,高于部分企业的国内调价力度。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中国钛白粉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定价话语权逐步增强,也体现出企业通过优化内外销比例、平衡国内外市场效益的战略考量。
成本压力叠加周期底部,钛白粉行业疯狂追寻旺季预期
8月涨价潮一定程度透支了9月需求,不过9月末已有部分生产商根据自身情况“无函直涨”。目前交投货物周转速度尚可,既有前期订单交付,也有假期备货移库操作,部分生产商在手订单已排至10月中下旬,供应端对涨价仍有期待。从行业基本面来看,此次集体涨价并非偶然,而是成本压力、周期底部、旺季预期三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从成本端看,当前成本处于多因素博弈状态:近期硫酸价格下降让出部分利润空间,但钛矿价格小幅上行,叠加副产品硫酸亚铁价格下跌,又直接或间接推高钛白粉成本。回溯来看,2024年以来钛白粉原料成本持续高企,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增产能投放又导致供给增速高于需求增长,市场价格震荡下行。2024年初国内钛白粉均价16483.33元/吨,年末跌至14900元/吨,全年跌幅9.61%;2025年上半年均价进一步降至14648.34元/吨,同比下降9.87%。
价格持续下行让行业盈利空间大幅收窄,中小型企业亏损至现金流以下,头部企业也受波及——金浦钛业2025年上半年金红石型钛白粉毛利率转为-1.38%,锐钛型跌至-9.87%,攀钢钢钒钛白粉业务毛利率仅2.00%,较2024年减少2.26个百分点,成本压力倒逼行业通过调价寻求盈利修复。
从周期角度看,全球钛白粉市场目前处于周期底部,而外部环境出现积极变化。我国钛白粉出口占比约40%,与海外房地产景气度关联密切,当前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海外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回暖,将带动钛白粉出口需求回升;此外,9月22日印度高等法院取消对中国进口二氧化钛征收反倾销税的决定,为国内钛白粉出口打开新空间。9月国内钛白粉均价从1日的13480元/吨涨至30日的13820元/吨,月内上调2.52%,已显现底部回暖迹象。
从市场预期看,此次涨价恰逢“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作为钛白粉下游核心领域的涂料、塑料、造纸行业,在旺季期间需求通常会出现季节性回升,企业选择在此时集体调价,既是对旺季需求的提前布局,也希望通过协同动作打破此前“价格混乱、僵持博弈”的市场格局,重塑市场信心。
能否落地要看需求,涂料产业链面临成本传导考验
对于此次涨价潮的后续影响,市场普遍关注两个核心问题:涨价能否持续落地?对下游涂料产业链将产生何种影响?
从短期来看,龙头企业的协同调价有望带动中小型企业跟进,推动钛白粉市场价格整体上行。这是由于目前国内钛白粉行业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的定价策略具有显著影响力。但涨价能否真正落地,仍取决于下游需求的支撑力度。如果国庆后“银十”旺季下游需求如期回升,将消化涨价压力,形成“需求回暖-价格稳涨-盈利修复”的良性循环;但若需求不及预期,市场可能重回僵持博弈状态,部分企业或通过隐性优惠维持订单。
对涂料产业链而言,钛白粉作为涂料生产的核心原料,在成本占比中高达2成左右,其价格上涨将直接增加涂料企业的生产成本。短期来看,中小涂料企业可能面临较大成本压力,若无法通过产品提价将成本传导至下游,盈利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从中长期来看,钛白粉在塑化、新能源、环保材料等行业的需求逐渐回暖,也会带动价格上扬,给整个涂料产业链带来影响。
也就是说,此次钛白粉行业集体涨价是周期底部的必然选择,也是行业对旺季需求的积极预判,后续市场走向将高度依赖“银十”需求的实际表现。同时,一波波的涨势也将倒逼涂料产业链加速升级,并与钛白粉厂商抱团合作规避风险。而涂料企业及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商,如何在成本压力下寻求转型与突破,将成为未来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点。(来源:开洋聊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