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赢天下-涂料资源整合平台,欢迎您!

陶氏化学怎么了?深陷亏损泥沼,前路迷雾重重

陶氏化学上半年累计亏损约 78 亿元人民币(10.91 亿美元)。

在全球化工行业版图中,陶氏化学曾长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凭借广泛的业务布局、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庞大的市场份额,一度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然而,近来陶氏化学财务报表上的赤字数字触目惊心,上半年累计亏损约 78 亿元人民币(10.91 亿美元),这一状况不禁让业界纷纷发问:陶氏化学究竟怎么了?

从近期财务数据来看,颓势尽显。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仅为 101 亿美元,同比下滑 7%,环比亦下降 3%,所有运营部门全线告急。销量方面,同比降 1%、环比降 2%,即便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稍有起色,却难以填补欧洲、中东、非洲和印度市场的巨大窟窿。产品价格更是一路走低,同比、环比分别下滑 7% 与 3% ,全球化工产品价格承压,陶氏化学难以独善其身。利润指标同样惨不忍睹,GAAP 净利润亏损 8.01 亿美元,营业息税前利润亏损 2100 万美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 - 4.7 亿美元,同比、环比降幅惊人,资金链吃紧。回溯第一季度,净亏损 2.9 亿美元,半年累计亏损数额之大,给公司运营带来沉重负担。

深入各业务部门,问题更是错综复杂。包装与特种塑料部门作为核心板块,净销售额 50 亿美元,同比下降 9%,营业息税前利润仅 7100 万美元,同比锐减 89%。聚合物价格下跌、乙烯销售减少,下游聚合物价格下滑、层压粘合剂业务剥离以及基础设施应用需求萎靡,碳氢化合物与能源业务受芳烃价格下降冲击,多重因素叠加,使其元气大伤。工业中间体与基础设施部门净销售额 28 亿美元,同比降 6%、环比降 2%,销量受聚氨酯与建筑化学品拖累下降 2%,营业息税前利润亏损 1.85 亿美元,同比由盈转亏,陷入泥沼。相比之下,高性能材料与涂料部门稍显韧性,净销售额 21 亿美元,同比降 5% 但环比增长 3%,营业息税前利润有所增加。不过,消费者解决方案业务受价格与上游销量影响,涂料与性能单体业务受房地产市场低迷波及,其向好趋势难以扭转公司整体的亏损困局。

外部行业环境恶化是陶氏化学陷入困境的重要推手。全球经济增长步伐放缓,下游行业需求不振,对化工产品的采购意愿和能力大打折扣。同时,化工行业长期积累的产能过剩问题愈发突出,市场竞争白热化,价格战硝烟弥漫,进一步压缩了陶氏化学的利润空间。

但陶氏化学自身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在过往业务布局中,部分决策不够合理,一些资产运营效率极为低下。例如欧洲的一些工厂,采用高成本、高能耗的生产模式,在当前注重成本控制与环保的市场环境下,竞争力丧失殆尽。而且面对市场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公司反应迟缓,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产能布局,新产品研发与推广进度滞后,无法有效契合市场新需求,导致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

面对严峻形势,陶氏化学也在积极自救。公司赢得诺瓦化学公司诉讼,预计四季度将获约 85.274 亿元人民币赔偿金,这无疑是一场 “及时雨”,有望大幅改善年度财务状况。在战略调整上,推进增长项目调试与战略投资,试图开辟新市场、培育新利润增长点。持续优化资产布局,关停德国博伦乙烯裂解装置等三个欧洲上游资产,这是自 2023 年以来 20 多项 “资产行动” 的延续,此前已关闭阿根廷圣洛伦索聚醚多元醇工厂、出售软包装粘合剂业务等非核心资产,期望借此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资产质量。

然而,陶氏化学未来之路依旧荆棘丛生。行业环境复苏前景不明,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化工市场需求难以在短期内强势反弹。新增长项目面临技术研发瓶颈、市场推广艰难等挑战,一旦项目进展不顺,将进一步加重公司负担。资产优化过程中,人员安置、债务处置等问题棘手,若处理不当,将引发内部动荡,影响公司正常运转。

陶氏化学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上半年的巨额亏损敲响了警钟。未来,它需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中精准施策、奋力突围,若能成功化解危机,有望重塑辉煌;反之,则可能在行业竞争中逐渐式微,其发展走向将深刻影响全球化工产业格局。


分页导航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赞 (0) 收藏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